工作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工作研究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工作研究——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
浏览次数:1315715  作者:宁波团市委  发布时间:2014/3/7 14:12:25
  
宁波工程学院团委 海滢滢
(此文获2013年度宁波市共青团调研奖三等奖)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理工科高校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工作现状,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发掘现有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完善的艺术教育管理体系、加强网络阵地艺术教育建设和提升艺术普及活动的层次的解决措施。为理工科高校艺术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字
  理工科;高校;艺术素质教育 
正 文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自《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颁布以来,各高等学校都根据自身学校实际,制定出符合自身的艺术素质教育工作思路。理工科高校的艺术素质教育相较于人文社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比较薄弱,当前还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探讨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工作。
  一、艺术素质教育对理工科人才的重要作用
  理工科高校的办学性质导致学校以培养科学化、专业化人才为主,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对科学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逐渐增加。正如作为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爱因斯坦说:“如果没有我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一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他也强调:“从艺术中获得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科学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两者,艺术教育在促进理工科类大学生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宁波工程学院2010年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学校全方位、多层次构建高格调的校园文化,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营造特色鲜明、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应用开发型高级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着力使宁波工程学院成为“卓越工程师的摇篮”。艺术素质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
  二、艺术素质教育在理工科高校发展中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的实践,理工科高校在推动艺术素质教育方面都各有特色,宁波工程学院于2012年成立了学校艺术教育中心,对学校的各项艺术教育活动进行管理和指导。学校积极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类艺术文化活动如:省、市大学生艺术节、周末艺术沙龙、社团文化节、高雅艺术进校园、地方文化进校园等。但是目前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1、学校无艺术类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大多数理工科类高校并未设置艺术类专业,导致学校缺乏艺术类专业老师和专业学生,2006年3月,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方案中要求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而我校目前专职艺术教师仅有3名(分别为女高音、舞蹈、音乐制作),这远远未达到需求。没有专业的教师授课,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般,学生无法得到专业的培养与教育,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专业性也就无法保障。在校的大学生当中涵盖很少的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并且他们的艺术素养也参差不齐,这样薄弱的基础使得学校的艺术活动层次不高,艺术活动影响力小。
  2、艺术类课程体系缺乏
  学校重理轻文,学科建设方面不够深入和完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要求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而我校目前的限选课和任选课当中的艺术素质教育课程仅有15门,其中音乐类5门、舞蹈类1门、摄影类1门、动画类2门,其他类6门。艺术课程开设随意性大,学校没有建立艺术课程体系或相关方面课程规划,完全凭借任课老师的个人意愿开设课程。教务部门对艺术课程的效果也缺乏监督与检查,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艺术类课程在学校处于边缘化位置,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艺术素质教育课程种类少,学生可选择余地较小。另外,由于学校建设问题,目前艺术教育教学设施不够完善,硬件设施的缺乏导致学生没有场地和设备来学习和提升自身艺术水平。
  3、艺术类活动较少,学生参与面窄
  学校共14个艺术类社团,包含校舞蹈队、合唱团、民乐团、礼仪队、水鼓队、话剧社、街舞社、吉他社、竹笛协会、动漫社、书画协会、摄影协会、古筝协会、摇滚协会等。 
  第二课堂活动的满意度。本校2012届毕业生在校期间,体育户外类第二课堂活动的满意度最高,为86%;学术科技类第二课堂活动的满意度最低,为63%。
  本校2012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有57%的人参加过社会实践及公益类第二课堂活动,比本省非“211”本科院校2012届参加过同类第二课堂活动的比例(53%)高4个百分点;参加过社交联谊类、表演艺术类第二课堂活动的比例较低,分别为9%、10%;有15%的人表示没有参加任何第二课堂活动。 本校2012届毕业生在校期间,体育户外类第二课堂活动的满意度最高,为86%;学术科技类第二课堂活动的满意度最低,为63%。
  三、理工科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工作路径
  针对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不足和现状,特提出提升理工科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策略。
  1、构建完善的艺术教育管理体系
  将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对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等方面给予明确的要求,力求课时、课程进度、考核方式正规化。构建以音乐、舞蹈、美术、文学和综合艺术五大序列为主的艺术教育管理体系。课程横向布局要覆盖五大序列为主的经典艺术门类,课程纵向结构要兼顾艺术理论和艺术活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要课堂教学要区别于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教学,防止过度专业和死板,要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将知识具体化,寻找艺术教育和理工科专业知识教育的切入点,尽多可能采取启发式、对话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动画、视频等教学手段教学,经过学科交叉渗透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目前艺术教师匮乏的特点,建议学校根据现有缺乏专业老师指导的艺术团体来引进相关专业的艺术教师,如话剧等。对现有的艺术教师要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培训与提升。针对艺术团同学的教育,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在制定招生计划时将艺术特长生纳入招生范围,针对艺术特长生制定专业选择方面的优惠制度。针对当前艺术团同学流失严重的情况,以合唱团为例:大一结束时流失50%同学,大二结束时流失20%同学。大量的队员流失对艺术团整体的质量有很大影响,艺术团的指导老师每年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培养新人,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针对当前艺术团的情况,制定《艺术团学生学分管理办法》,将艺术团同学参加日常艺术课程、艺术训练、艺术活动和竞赛的时间折合成学时,一学期考核成绩合格则给予其相应学分。这样即可保障学生在艺术团学习获得学分、也会肯定教师训练的工作量,提高师生训练的积极性。
  2、加强网络阵地艺术教育建设
  依托校园网络平台加强艺术教育建设:依托校园网公共资源,为同学们提供高水平的音乐比赛视频、舞蹈比赛视频、戏剧、话剧和艺术讲座等视频供大家下载观看,也可将国内其他高校中艺术素质教育精品课程的视频放到校园网上供学生下载学习。依托校园“新浪潮”论坛,在论坛上开辟艺术交流版块,由艺术团团长等同学担任版主,全校爱好艺术的同学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共同探讨交流,艺术教育老师定期到艺术交流版块回答同学们提出的艺术类问题,师生共同提高进步。也可建立校级艺术团的微博、微信平台,定期在微博、微信平台上普及艺术知识,更新艺术最新信息,传递艺术精华,广大的同学们可以在闲暇之余接受艺术的熏陶,提升艺术修养。
  3、提升艺术普及活动的层次
  依托现有的新生节、社团文化节、大学生艺术节、周末艺术沙龙等系列学生活动,定期举办面向全校师生的舞蹈大赛、合唱比赛等群体性艺术赛事,由各个分院组队参加以促使更多的普通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将校级舞蹈团、合唱团中优秀的同学分配到各个学院进行专业的指导以提高比赛的专业性。
  在现有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地方文化进校园活动、艺术大讲堂活动的基础上,积极联系国际和国内高水平的艺术团体到理工科高校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演出,以更好地提升学校艺术氛围层次和水平,更好地辐射全体大学生,提高学生参与度。
  理工科高校加强艺术素质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这不仅仅关乎学生素质与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关乎整个社会的进步。大学绝不能将艺术当成是游离于人本的附加技艺,或等同于吹拉弹唱、艺文谐趣、雕虫小技之传授,而应作为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重要一环,将艺术传播的真善美作为做人的根基[2],理工科高校应该将艺术素质教育合理的渗透到日常的学生管理和教学当中,充满艺术氛围的校园文化会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起到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尤静. 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 夏中义.大学人文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
        
        


友情链接:
宁波智慧共青团系统旗下平台•宁波青年网
Copyright © 2015 共青团宁波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20402000289号